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11
2023
-
01
船舶訂單彰顯中國制造實力
作者:
前段時間,總長399.99米、甲板面積相當于近4個標準足球場的24116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在上海長興造船基地出塢。這是迄今為止全球裝箱量最大的集裝箱船,充分體現了我國的造船實力。在長興造船基地,一艘艘巨輪有序排開、多船同造的生產場景,正是我國船舶工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
我國約95%的外貿貨物運輸要靠海運,強大的造船能力對外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去年,我國船企接單如潮、交付不斷,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截至2022年11月,新接訂單量、完工量分別占世界份額的53.1%、45.5%,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不易,中國船企必須采取各種措施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大連船舶重工建立“云談判、云簽約、云交船”模式,顯著提升生產效率;江南造船重新編排施工項目計劃,對風險項目進行評估并制定應對措施。相關企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不斷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卡點問題,經受住一次又一次“壓力測試”,增強了世界對中國船舶工業的信心。
造船業被稱為“綜合工業之冠”,彰顯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工業實力。以我國首艘大型郵輪為例,全船需要136個系統、2500萬個零件、4200公里電纜,是一項復雜工程。過去,我國船舶工業技術力量薄弱,在高技術和特殊用途船型方面存在不少空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船舶工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在超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高端海工裝備、船舶核心配套裝備等領域實現多點突破。更重要的是,我國船舶工業已形成高效協同、開放包容的創新體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給高端裝備制造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船舶產品譜系和總裝配套體系、最大規模的船舶生產建造能力,還擁有科研、人力等優勢,但必須跟上技術迭代的步伐,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有新作為、大作為。24116TEU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可貴之處,不僅在于突破了建造難度,還在于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且有所創新。比如,首次采用氣泡減阻系統,全年可減少碳排放6000多噸;首次采用軸帶發電機系統,能夠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我國造船業不僅要積極搶占市場份額,還要主動轉型升級,逐步提升訂單中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比例。
建大塢、造大船,讓中國制造的船舶航行世界各大洋,是幾代中國造船人為之奮斗的目標。時下,從環渤海灣、長江口再到珠江口,我國已經形成一系列造船基地;從萬米載人深潛器勇闖海底,到極地破冰科考船建成交付,再到國產航母入列,中國船舶正向著更遠更深的海洋進發。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船舶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我們定能加快建成世界造船強國,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上一條
下一條
上一條
下一條
最新動態
2023-01-11
船舶行業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期
近日,中國船舶工業協會 (下稱協會)預測,世界船舶工業新一輪產業周期已經開啟。協會認為,金融危機以來,航運和新造船市場均經歷了10多年的調整,時間跨度接近半個完整周期。時至今日,新一輪造船市場上升周期已經悄然開啟。
2023-01-11
智能船舶引領未來航運時代發展
現階段,世界主要海運大國的智能船舶技術發展迅速,在技術標準化、信息和數字化、自主航行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距離真正的“無人船”時代還有一定距離。根據國際主流標準,智能船舶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即互聯互通、系統整合、遠程控制和自主操作。
2023-01-11
船舶行業現狀分析
船舶(boats and ships),各種船只的總稱。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進行運輸或作業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術性能、裝備和結構型式。
您好!
感謝您來到重慶紅江官方網站,若您有合作意向,請您為我們留言或使用以下方式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給予反饋,并為您提供真誠的服務,謝謝。
黨委宣傳部:023-85383275 49893266(傳真)
主機配套:023-49892268 49893411 49892852(傳真)
備件銷售:023-85383108 85383681 49893452(傳真)
郵編:402162
地址:中國·重慶·永川·探花路404號
- 電話 023-49893465
- 電話
- 郵箱
- 在線留言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