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11
2023
-
01
船舶行業現狀分析
作者:
船舶(boats and ships),各種船只的總稱。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進行運輸或作業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術性能、裝備和結構型式。
我國造船工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就位于全球領先水平。近代造船工業始于1865年清政府籌建的江南制造總局,受政治因素和國際環境影響,我國近代造船工業舉步維艱,直至2000年進入新世紀開始,才重回全球最大船舶制造國寶座。目前我國船舶工業進入結構調整期,逐漸向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根據市場調研,2018年我國船舶行業產值為5453億元,同比2017年減少18.64%;造船完工量3458萬載重噸,同比2017年減少18.98%;主營業務收入為4578億元,同比2017年減少26.10%;資產規模為1.01萬億元,同比2017年減少5.61%。
2018年,《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發布,文件取消了船舶(含分段)設計、制造與修理須由中方控股的要求。之前我國已全面放開船舶配套和海工裝備領域,此舉標志著我國船舶工業實現了全面對外開放。船舶工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符合我國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對我國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全行業應深刻理解船舶工業全面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加強形勢研判,把握發展方向,緊緊抓住船舶工業全面開放帶來的新機遇,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化升級,加強人才培養,將產業鏈從制造向研發和服務兩端延伸,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十年,我國船舶工業應緊緊圍繞海洋強國戰略和建設世界造船強國的宏偉目標,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順應世界造船競爭和船舶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強化創新驅動,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品及其配套設備自主化、品牌化為主攻方向,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突破口,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層次、質量和效益。力爭到2025年成為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先國家,實現船舶工業由大到強的質的飛躍。
上一條
下一條
上一條
下一條
最新動態
2023-01-11
船舶行業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期
近日,中國船舶工業協會 (下稱協會)預測,世界船舶工業新一輪產業周期已經開啟。協會認為,金融危機以來,航運和新造船市場均經歷了10多年的調整,時間跨度接近半個完整周期。時至今日,新一輪造船市場上升周期已經悄然開啟。
2023-01-11
智能船舶引領未來航運時代發展
現階段,世界主要海運大國的智能船舶技術發展迅速,在技術標準化、信息和數字化、自主航行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距離真正的“無人船”時代還有一定距離。根據國際主流標準,智能船舶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即互聯互通、系統整合、遠程控制和自主操作。
2023-01-11
船舶行業現狀分析
船舶(boats and ships),各種船只的總稱。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進行運輸或作業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術性能、裝備和結構型式。
您好!
感謝您來到重慶紅江官方網站,若您有合作意向,請您為我們留言或使用以下方式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給予反饋,并為您提供真誠的服務,謝謝。
黨委宣傳部:023-85383275 49893266(傳真)
主機配套:023-49892268 49893411 49892852(傳真)
備件銷售:023-85383108 85383681 49893452(傳真)
郵編:402162
地址:中國·重慶·永川·探花路404號
- 電話 023-49893465
- 電話
- 郵箱
- 在線留言
- 返回頂部